呼和浩特素有“召城”之稱。召廟不僅對其宗教、政治、文化等有過重大影響。而且對它的經濟發(fā)展、市井形成也產生過作用。舊城大召、席力圖召和小召前方的街道,都曾經是繁華的商業(yè)街。它們與召左、召右的道路垂直,形成一處處熱鬧的街市。
《蒙古及蒙古人》一書記載,清光緒十九年(公元1893年)呼和浩特舊城主要街道有四條,它們是南北向的大南街、大召街(今稱大召前街)、席力圖召街(今石頭巷)和東西向的朋蘇克街(今通順街)。其中除大南街外,都是召前干道的主體或其延伸段。
阿勒坦汗在明代建的“歸化城”,已經毀于明末戰(zhàn)火中。我們后來所見的“歸化城”,是明末清初在其廢墟上因陋就簡建起來的。城的東西、南北各長約300米,城周2.4里(1200米),面積不足0.1平方公里。城墻的外表由磚砌成,高2.4丈(8米),只有南、北兩座城門。北門在今大北街北口,南門在電影院街東口偏南處。 塞上老街(通順街)是一個重要的旅游景區(qū),這里是呼和浩特市發(fā)祥地之一,保留了一條400多年歷史的老街—通順街。在這條街上,有呼和浩特市歷史文化縮影的博物館、文物店、老字號;在這條老街上有呼和浩特市36個民族民俗縮影的文化藝術、地方特產、風味小吃;有草原召城的代表作大召寺、乃春廟、觀音廟、;有康熙、慈禧太后、李鴻章、吉鴻昌、傅作義等歷史人物的行蹤;有革命先輩烏蘭夫、多松年、楊植霖工作戰(zhàn)斗過的地方巧爾齊召和土默特學校,有康熙私訪月明樓、御馬刨泉、御泉井、劉統(tǒng)勛(劉羅鍋的父親)私訪歸化城的傳說故事;有大書法家傅山先生,名畫家韓葆純先生、塞上文豪榮祥先生留下的傳世珍品……踏上這塊神奇的土地,就能沿著古人的足跡,重溫中國北方塞上老街的歷史,品味中國北方塞上民族民間的文化芳香。該區(qū)域還是歷史上旅蒙商人匯聚之地,區(qū)域格局中依稀可見原來這里“店鋪林立、商號密布”的商業(yè)繁榮景象?,F(xiàn)存的大盛魁舊址、元德盛舊址即是旅蒙商人輝煌歷史的見證。
|